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746
我们要划好人文交流的船桨。中国和马来西亚相互给予对方国家公民免签待遇。2024年,两国人员往来近600万人次,超过新冠疫情前水平。“马来西亚,亚洲魅力所在”这句广告语道出了马来西亚文化、历史、风光的独特妙处,吸引众多中国游客前往休闲观光。同时,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游客到访中国,领略丰厚“古风”和斑斓“今韵”。中马两国人民要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,促进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,增进彼此特别是青年一代相知相亲。
香港4月15日电 (魏华都 黄岩妮)4月15日是第十个“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”。香港升旗队总会当日举办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联校升旗礼,吸引全香港超过300所学校参与,参与师生人数逾16万名。
云南多个县市都打造了泼水广场、每年制定泼水节日程,安排赛龙舟、中外大赶摆(商贸活动)、音乐会等活动。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傣族园景区,每天都会开展泼水狂欢,游客一年四季都能体验泼水节的快乐。
“朋友圈九宫格根本不够发!”市民张婧茹手持相机穿梭于樱花道,镜头时而对准花枝,时而转向熙攘人群。像她这样被夜樱“种草”的民众不在少数,“马鞍池夜樱”“温州夜樱”等相关话题持续刷屏社交平台,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。
当日,考察团走进刘家堡村,在非遗代表性项目金漆镶嵌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喜梅指导下,成员们体验漆扇等文创制作工艺,并参观古法黑釉陶艺工坊、村内老人食堂、家庭旅馆等,沉浸式感受非遗保护与民生实践的有机融合。
习近平指出,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“中越人文交流年”。75年来,中越关系从“同志加兄弟”的传统友谊到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,树立了国与国之间友好互助、团结合作的典范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中方愿同越方按照“六个更”总体目标,加强战略沟通,密切团结协作,在推进各自现代化进程中携手同行,谱写社会主义国家联合自强、互利共赢新篇章,不断彰显中越命运共同体的地区和全球影响力。
主持人:去年的时候大家都看到农夫山泉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,里面很多的业务内容其实跟茶产业、茶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。对农夫山泉来说,你们打算怎么更好地去做好这篇茶产业、茶文化、茶科技的文章?
坚持因地制宜、科学抗旱,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,增加流量,采取疏通渠道、维修涵闸等措施,做到远送多浇、有水可浇;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,及时开闸放水,争取多引黄河水;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,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,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.4万台,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。丘陵岗区利用坑、塘、堰、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。夏播以来,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.3万亩次,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。
杭州4月15日电(记者 王逸飞)2025年铁路春游运输已于14日结束。15日,记者从铁路杭州站获悉,今年铁路春游运输期间,铁路杭州站累计发送旅客961.8万人次,日均30.1万人次,同比增长5.5%。
“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社会力量很想参与公共文化服务,但自身实力确实稍弱,地方政府部门可能一时难以判断他们的能力水平。遇到这种情况,如何避免出现不好的后果?”尤洋的经验是,引入相应的专家评审团队,“这些专家既了解美术馆能做什么,也了解政府需要什么,可以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项目中提供专业意见,协助提供科学决策,避免投资损失”。(完)(《中国新闻》报记者 程小路 报道)
向巴永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,自己所在的烟多寺位于昌都市察雅县,已在寺庙学习了29年。当日,他为获得格西拉让巴学位,而感到非常开心。今后,他将继续精进学习,弘扬佛法。
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。印发《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》《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》等文件,就抗旱播种、田间管理、旱情监测、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,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,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。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,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,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。
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,随着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,了解、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、全球胸怀,旅游企业也将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,设计丰富多样的出入境游新品。同时,澳大利亚、新西兰也有着很多华人华侨,单方面免签的推出,在方便他们回国探亲访友之余,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,来看看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,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。
中越两国人民毗邻而居,古有互通互鉴之道,近有共御外敌之情,今有振兴繁荣之业。像“走亲戚”“串门”一样常来常往,必将使中越传统友谊历久弥深、历久弥新。